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资讯 > 各地动态

喜迎二十大 绽放“她”精彩|阳新90后女大学生当上“牛会长”

发布时间:2022-07-29  来源:黄石市妇女联合会  

近年来,黄石市各级妇联围绕中心、服务大局,扎实推进“乡村振兴巾帼行动”,在乡村产业振兴、返乡创新创业的火热实践中,涌现出一批最美女致富带头人和一批巾帼创业创新基地。近日,《楚天都市报》将镜头对准了阳新90后返乡创业女大学生倪爱霞,一起来看看她为何选择扎根山村“与牛为伴”,又是如何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“牛会长”。

扎根山村“与牛为伴”

   “每天要割一吨左右的草料,忙得根本停不下来!”7月27日,在阳新县陶港镇上徐村的美谷生态养殖产业合作社,倪爱霞忙碌着指挥收割牧草,为自己养殖的400多头牛准备一天的草料。从2016年放弃在阳新机关部门舒适的工作后,她返回家乡接过父母肩头的重担,扎根山村“与牛为伴”,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,书写追梦故事。

2012年5月,倪爱霞的弟弟遭遇变故,落下了三级残疾,一家人四处求医,几年间不仅耗尽家里积蓄,还欠下近百万元外债,生活陷入困境。2014年,倪爱霞一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,在阳新县人大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,办起了家庭养殖。当时,倪爱霞还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务会计专业一名在校大学生。

养殖场建起来了,如何经营,牛怎么销出去,成了倪爱霞父母十分头疼的问题。

2016年,思考再三,25岁的倪爱霞放弃了阳新县城机关的舒适工作,决心回来助父母一臂之力。

 一时间,倪爱霞回乡养牛的消息,在山村里炸开了锅。一个好不容易跳出农门的大学生,怎么突然回乡养牛?

“我家欠债多,父母又不识几个字,要想还清债务,要想把产业做大做强,必须要懂得管理。”倪爱霞笑着解释。

大学生辞职回乡接替父母养牛

随着倪爱霞的加入,养殖场越办越大,目前已养殖了400多头牛。

一头牛一天的草料得10公斤,玉米等精料约1公斤,一天下来,数吨精料和草料需要喂进牛肚子里。为了减少成本,倪爱霞种植了100亩草料基地、30多亩玉米。

尽管养殖场初具规模,但对经营管理,倪爱霞仍然没有一个很好的思路。

就在倪爱霞一筹莫展时,当地镇党委和工作队带着“行家里手”找上了门,与倪爱霞进行一对一的现场帮教后,帮助她注册成立阳新美谷生态养殖产业合作社,制定了“生态型、带动型、循环型、示范型”的创业之路,运用公司管理模式,让一家人各司其责。母亲李美谷任董事长,父亲倪书和负责日常管理,哥哥倪文钢担任法人代表,自己负责市场营销,弟弟倪冲冲则专门给牛看病。

很快,公司走上正轨,倪爱霞也积累了一批合作伙伴,合作社的肉牛在周边县市很走俏。

在各级部门的关心下,倪爱霞家的合作社成了当地屈指可数的养牛大户,带动上徐、李才两村20多户村民成立了合作社,为两村居民创造经济效益达60多万元。

打造循环经济当选“牛会长”

每年冬季节,草料枯萎,稻草是牛最好的食用饲料。农村传统的耕种被机械化取代后,农村散养耕牛的家庭基本没有了,稻草便成了农田里的废弃之物。去年,科班出身的倪爱霞抓住了这绝妙的商机,购买1台稻草打捆机,将稻草压缩打捆,供养殖场的牛过冬。

“不久前又买了一台打捆机,两台机械,一天能收捡30吨稻草,除去人工和机械能耗成本,一台的纯利润在1万元以上,年可创利润60多万元。同时,还可带动村民务工,年增加收入10多万元。”倪爱霞介绍。今年初,在县、镇农业部门的帮扶下,她还在牛粪里找“钱景”,将发酵床垫料制作成有机肥,种植柑橘和牧草。

“不但解决了牛粪无处存放的难题,减少了自己种牛草料采购有机肥的财务成本,还可以为合作社节约支出50多万元。”倪爱霞说,今年建了有机肥生产车间,将按每吨300多元对外销售,预计今年可以收入40多万元。

 从贫困户到当地致富带头人,倪爱霞一家仅用了5年时间。2021年,倪爱霞被阳新县养牛协会推选为会长。2022年,她当选为黄石市政协委员。